一见倾心高原小城卓尼,一个养眼,也养心

北京治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5/9187457.html

这些年,走马观花也罢,驻足停留也好,曾经携着老公,带着儿子,走过了祖国的许多所谓的名胜古迹,看过许多的山水,路过许多的城镇,也真的算是开阔了眼界,但去年甘肃的甘南之行,却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是地,走过这么些的山水,壮美,辽阔,但也嘈杂,回忆起来,总是有些遥远,但只有卓尼,这个高原小城,像一个清澈的水滴,就在我眼前飘着,让我感动,感慨,不忍离去,让我有一个念头,想要在这儿待那么一段时间,看景、休息、放松、抑或,疗伤……

我们是利用十一的假期来的

到达卓尼已经是华灯初上,和所有的城市一样,看来政府的亮化工程做得相当好,高低错落,灯光耀眼,不远处的山上一个灯光带打出来的招牌“藏乡故里”,让我有了一丝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入住的是卓尼大酒店,一进酒店,浓浓的藏族风味的装修一下子把我镇住了,整个大厅是明黄锡纸色的墙壁,最耀眼的是迎着大门的墙壁上画着一尊从顶到底巨幅佛像,佛笑口敞开,俯视着走进来的芸芸众生,佛前供着一个一人高的塔似的香炉,但并没有烟雾缭绕,顶上是巨大的明黄色的水晶灯,整个大厅显得金碧辉煌。

我在惊诧、好奇的感觉中来到了自己的房间,这里的宾馆都是每两间房的门都是是挨着的,不像其他地方的宾馆的门都是均匀分布,屋里的陈设到是普通的中式风格,房间宽敞、干净,挨着窗户放着两个休闲沙发,中间一个小圆几,电视柜的旁边放着一个写字桌,一把椅子,家具都是枣红的中式亮光漆,整个的布置显得大气,舒服,像自己家的卧室。

次日醒来,已经天光大亮,我们今天的行程是去大峪沟,离卓尼县城不远的一个旅游胜地,但据说过了最佳的旅游时间,它最美的景致是七八两个月,一出门果然寒气逼人,幸亏我来的时候有所准备,带了件薄的羽绒服。

我们慢慢的溜达着,准备先吃个早饭,这一次被震惊的是整个小城的建筑风格,目光所及,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黄墙,红边,红顶的藏式建筑,红是典型的藏式褚红,黄是中式亚光黄,这样的风格几个涵盖了所有的建筑,哪怕是错落在中间的平房。

头顶上的蓝天白云,是真正的蓝天白云,没有一丝的杂质,是我见过最纯净的,好像就在自己的头顶,伸手可触,环绕着小城的是一座秀雅的小山,起伏着绵延着,山上的植被厚实而茂密的,虽然已经褪去了翠绿,有一点点发黄,但丝毫找不到凋零的感觉,山下是穿城而过的洮河,河水碧绿清澈。

哦,行走当中,我岂止是惊讶,简直是醉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红顶黄墙的楼房,宛若是一副徐徐打开精美的画卷,怎么看,都是昭君出塞是遗落的发簪。

目不暇接中来到了今天吃早饭的地方,一家做牛杂割的饭馆,牛杂割是甘南的特色,其实就是烩牛头肉和牛肚,主食我们要了麻花和饼子,饼子和麻花做的特别劲道,所以要泡在牛肉汤里,嗯,味道真不错,这里的牛肉都是牦牛肉,是草原上放养出来的,肉质非常鲜美,但相比黄牛肉,可能肉丝要粗一些,这也是牦牛肉的特色,但是非常有嚼头。

吃饱了,开始向着今天目的地,大峪沟行进了。

大峪沟离卓尼县城并不远,其实是一条五十公里的自然景观路,风景就在路的两边,车子慢慢缓缓的行进在这条路上,这样的秋天游客并不是很多,这条路像是卓尼小城的藏式建筑的花边,镶嵌在山峦,草地中间,两边都是茂盛的草地,草地的边上是秀雅的山峦,山并不很高,所以人行之中,没有巍峨的让人压抑的感觉,开阔,起伏。

这样的秋天,树叶,草色还没有彻底的变黄,深绿中带着一些浅黄,时不时的有些红叶点缀其中,路的两边铺了同是褚红的人行步道,步道边边是一种低矮的玫红、枣红的小花,一直鲜艳的盛开着,像极了草地和公路的花边,车子缓缓的,慢慢的开着,像是行走在画卷中。

中间路过卓玛央措湖,一个小小的,远看,貌似一个水滴的形状,好似蓝天的一面镜子,整个湖里印满了蓝天白云,路上,时不时有牧人赶着牦牛从马路上路过,我们便赶紧停下车。

藏牦牛是高原地区所特有的,黑色或者白色,或者黑白相间的,特色是身上披着长长的毛,行动慢慢的,并不惊惧车,对面的一辆车很不识时务地打着喇叭,行进中的牦牛并没有加快脚步,亦没有看头看那辆充斥着噪音的车,依旧是缓缓的,以自己的步速走向路的另一边,保持着自己主人的霸气。

看着这些牦牛,我忽然想起了藏区磕长头的教民们,任你东南西北风,我只磕自己的头,不受任何事的影响,车子慢慢的行进着,我不时地停下来拍沿途的美景。

最后的终点是一个叫三角石的地方,之所以叫三角石,是一个自然形成高过山峦的巨石,随着行进的角度,分别可以看到一个角,两个角,三个角,我来的时候,听一个同事给我科普过,所以有幸把三个角的景观全都见着了,五十公里的景致,我在目不暇接中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这五十里的长廊,群山如带,草地如茵,湖泊,帐篷,牛羊,穿着藏袍的脸蛋红扑扑的,眼神清澈的牧人,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年轻的时候,总觉得风景都在远处,喜欢一些热热闹闹的,人流如织的地方,觉得人多就是风景,现在,则更喜欢一些自然的、雄浑的景致,这样的美景,岂止是养眼,也养心。

中午吃了当地的一种面,叫做炮仗面,一种非常粗,但是很有劲道的面条,也许是高海拔的缘故,我总觉得面非常硬,而且好像也没有熟,对了,这里的水都是八十度的,这是跟海拔有关系的。

中午在宾馆里小憩了一会儿,下午老公出去办事,刚好,我窃喜,其实,经常有一种非常浪漫的想法,像这样的小城,这样的景致,真的是适合于一个人徜徉其中,无拘无束,神随心走,观景,遐想,而不用考虑旁人的感觉、

卓尼主街就这一条,我慢慢地徜徉在黄墙红边的街上,迎面而来的是清凉而干净的空气,非常润泽,但是没有江南的潮气,车辆很少,马路上干净的一点儿土都没有,行人都是慢慢的,悠闲地走着,脸上是恬淡自足的神气,没有大城市的风风火火,行色匆匆。

所有的商店都是汉藏两种名称,我随意的进了两家藏饰店,守店的中年男子安静的坐着,着一身褚红色的藏袍,温和的看了我一眼,并不着实的介绍,也没有从他坐着的地方站起来,我松了口气,舒适仔细的看了一遍。

想起中午吃饭的地方,好像都差不多,客人来了,并不像大城市那样赶紧满脸堆砌着假笑给你推销他们的价位不菲的菜品,这里一切由着客人,你来,我不刻意的逢迎,你走,我也不送,土豪或者穷光蛋,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的。

信步走着,来到一个叫做洮砚路的街道,看着街名,我不禁思绪万千,洮砚是卓尼的特产,十年前,曾有一个当时关系特别好的朋友送了我一方卓尼的洮砚,只因当时我说过,想要练毛笔字,那方洮砚深墨绿色,上面刻着我喜欢的梅花,岁月蹉跎啊,当年的挚友现在已经各自天涯了,而那方洮砚却一直在我的案头摆着。

夕阳西下,我还留恋的在街头溜达,看穿着藏袍的老奶奶一手摇着转经筒,一手拉着放学回来带着红领巾的孙子,看着街边卖水果的小哥阳光而惬意地抽着烟,也看到下班的妈妈,脚步并不匆忙,神态安详宁静,置身于此景此景中,我忽然有一种极度放松,无比惬意的感觉。

徜徉在这座精致的小城里,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疲惫已久旅人,忽然的有了停留下来的想法,在这里。浮躁的心好像也慢慢的松懈下来,变得非常的熨帖而温暖,没有车水马龙的呛鼻子的味道,不再挤脚跟都挪不动的公交车,不再看单位尔虞我诈的不真实的嘴脸,不再踩着高跟鞋匆忙地穿行在钢筋水泥中,把一颗浮躁的,焦急的,无处安放的心若贴的放到这里,让这里的慢节奏,让这里如画的美景慢慢的滋养

卓尼,我会再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2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