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塔里木与伊犁中天山新元古代中期

新元古代是全球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期间发生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过程。塔里木克拉通、伊犁以及中天山等中亚地块保存了丰富的元古代地层-构造-岩浆等地质记录。国内学者也较早地注意到这些地块与罗迪尼亚超大陆之间可能存在构造亲缘性演化联系,之后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认识,极大推进了该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深入,但对塔里木等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在超大陆重建中所处的构造位置仍存在激烈争论。图1(a)欧亚大陆主要克拉通构造单元格架(TC:塔里木克拉通,NCC:华北克拉通,SCC:华南克拉通以及CTOB:天山造山带)。(b)塔里木克拉通邻区天山造山带地质简图,图中显示了这些区块中主要的前寒武纪岩石单元出露情况

浙江大学盆地构造研究团队通过对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和中天山、伊犁等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盆地沉积充填和碎屑物源等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和总结,近期在国际知名期刊Earth-ScienceReviews发表综述性文章(WuHXetal.,),提出了塔里木与伊犁-中天山新元古代中期“碰撞造山”新模型。

该项研究认为:新元古代早期塔里木北缘发育被动大陆边缘,而中天山-伊犁地块则为活动大陆边缘,两者之间曾发育一个未知洋盆,该洋盆在-Ma期间向伊犁-中天山南缘持续俯冲。新元古代中期(~Ma)该洋盆闭合,导致塔里木与中天山-伊犁地块发生陆陆汇聚和碰撞,期间在塔里木北缘可能发育了周缘前陆盆地。随着造山作用持续,该前陆盆地和中天山伊犁地块南缘增生杂岩最后卷入造山并经历了-Ma期间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塔里木西北缘存在绿片岩-蓝片岩相变质,而东北缘局部甚至达到了角闪岩-麻粒岩相高级变质)。新元古代~Ma造山作用停止,继而迅速转入构造伸展,发育大量的-Ma基性岩墙群;在-Ma期间,可能还受到地幔柱活动影响,发育持续的构造伸展,不仅经历了多期裂陷作用,而且还有多期火山喷发和A型花岗岩的侵入。大约Ma左右,塔里木地块和天山-伊犁地块之间新洋盆(南天山洋)再次开启,进入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两个陆块再次成为独立演化的地块。由此,该项研究认为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中期造山作用是与中天山-伊犁地块的陆陆碰撞造山,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俯冲增生型造山,它可能记录了罗迪尼亚超大陆内部最后的碰撞拼合事件,之后超大陆转入全面的裂解阶段。

图2塔里木克拉通与伊犁-中天山地块新元古代会聚-碰撞-裂解的演化新模型

本文第一作者吴鸿翔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章凤奇教授和陈汉林教授为通信作者。本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多相介质超重力相演变”项目(编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YFC)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ZX-)等联合资助。

论文信息:Wu,H.X.,Zhang,F.Q.,Dilek,Y.,Chen,H.L.,Wang,C.Y.,Lin,X.B.,Cheng,X.G.,Zhu,K.Y.,.Mid–NeoproterozoiccollisionoftheTarimCratonwiththeYili–CentralTianshanBlocktowardsthefinalassemblyofSupercontinentRodinia:Anewmodel.Earth-ScienceReviews,,.

END

欢迎投稿,投稿到地学之家的稿件不影响在其他任何平台的再次发布,已经在网上或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