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非遗扶贫丨洮砚制作技艺依托产

刘军连挂号 http://m.39.net/news/a_9360620.html

作者:祁晓亮

编者按:6月13日,在临夏市召开的甘肃省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上,来自甘南州卓尼县的洮砚制作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马万荣作为代表发言,介绍了他多年来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方面的经验和成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对他的发言予以中肯评价,今天选登马万荣发言材料重点内容。

非遗植根于厚重的大地,镌刻着历史的印记,彰显着民众的智慧,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追求,蕴含着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表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独特优势,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产业培育,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从而能实现带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目的。

马万荣介绍,洮砚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卓尼县、临潭县、定西岷县,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以物产闻名,总人口约五千多人,几乎全靠洮砚为生。他从事洮砚雕刻已有29年,发展洮砚制作技艺非遗产业是他毕生的梦想。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实现一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自己富裕是小富,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才是大富,经济上帮助贫困群众只是一时的帮助,从技术帮助才能够彻底地斩断穷根。

马万荣回顾:年,在省、州、县三级文旅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带着在外创业所有积蓄,毅然回乡,办起了卓尼县万荣洮砚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暨洮砚文化传承传习基地,发展洮砚产业,带动群众一起脱贫致富。年至今,洮砚文化传承传习基地前后吸收当地贫困户余人,其中有很多年轻人向马万荣学习洮砚制作技艺,他将自己所掌握的砚雕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为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而脱贫致富,有很多徒弟还在洮砚行业中脱颖而出:张红孝等12人被评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涌现了3名州级非遗传承人和7名县级非遗传承人。

作为卓尼县范围内的文旅龙头企业,卓尼县万荣洮砚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与洮砚乡古路坪村20户贫困户签订产业带动三年协议,以洮砚加工销售、传承传习培训、电子商务、农副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研发、销售等方式带动他们共同发展致富。年9月23日,洮砚乡举行了贫困户首次分红,在公司带动下的20户贫困户每户分到了最低元不等的分红。

马万荣表示,当前开展“非遗+扶贫”工作,不管是从非遗传承发扬的角度,还是从扶贫效益的角度,都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径。今后,他将继续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培养,为有意愿的贫困群众提供免费培训,帮助他们强基础、拓眼界。同时建议各级文旅部门组织由设计师、专家、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等组成的培训团队,帮助贫困群众提升传统手工艺产品文化内涵,在保留核心制作技艺的同时,充分挖掘与新时代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在消费、实用、时尚等功能上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竞争力和重要资本。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点评说:“马万荣所说很接地气,能看出这是一位实干家,回乡创业说明他有担当和有责任心,记住了乡愁。特别是他发言中提到的:作为一名党员,实现一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自己富裕是小富,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才是大富,经济上帮助贫困群众只是一时的帮助,从技术帮助才能够彻底地斩断穷根。这些话说得很实在,点出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精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1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