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河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洮河贯穿了这个以马尾松命名的县境。
草原总面积近万亩,县境北部、西部天然草场相对集中连片,河谷地带林草相间,使得卓尼全县存栏的10.8万头牦牛拥有了繁育、育肥和杂交利用的天然条件。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甘南州出台牦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卓尼也开启了借助牦牛这个草原的精灵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的谋篇与布局。
目前,投资万元正在实施的卓尼县牦牛良种繁育建设项目,计划引进优良牦牛种公牛头,优化地方牦牛繁育核心群,逐步健全完善从良种选育繁育再到推广的牦牛良种繁育体系;投入资金万元,在大峪、柏林两个国营种畜场“智慧牧场”试点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全县开展智慧牧场大数据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针对牦牛产业仍然存在“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问题,每年投入资金0万元以上,对全县范围的合作社、养殖场、养殖户等实施储备的越冬饲料补助项目,年投资万元建设饲草料基地1万亩、打造青贮玉米基地0亩、实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和饲草料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健全完善饲草料供应体系,探索建立土、草、人、畜“四位一体”的系统管理模式,同时,强化与中国农科院都市农研所、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合作,加快高原野生食用菌研发培育,尝试走上一条草地生态—畜牧生产—牧民生活“三生融合”的综合发展新路子,逐步健全完善牦牛良种繁育、技术服务保障、饲草料供应和产业化经营四大体系。
相信很快,“秘境卓尼·生态优质牛肉”将成为我们家庭餐桌上被津津乐道的美食,而牦牛产业将成为青青草原上的经济新业态,农牧民增收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