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时,我曾专门给舅舅刻过一方汉白文印章,但是并没有送到舅舅手里,造成了终生遗憾!
记得年冬,我去参军时,舅舅和家人把我送到县城。分别时,舅舅用呆板的表情只说了一句:再见!因为文革时,当老师的舅舅受到游街批斗,一时想不开于是得了一场大病,精神失常后差点丢掉性命,数年后才渐渐有所好转。但是,一贯滔滔不绝,出口成章的舅舅,从此几乎就不敢再说话了。
年,舅舅还在世。秋天,我从部队探家时去看望塬下的舅舅,舅舅只说:你来了,坐下,喝水,就没了下文。
我边喝水边看上房当间(客厅)东西墙上的书法作品。有唐李白的《将进酒》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回……”有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这些都是草书,气势宏大,痛快淋漓,完全抒发了个人的豪情。书法作品笔法娴熟,结构严谨,章法布局讲究,取势险绝,浓淡虚实相宜。我心想,这绝对出自名家之手。我起身用恭敬的姿态细细欣赏了一番,看到落款是某年某月永仙书。我有些好奇,于是就问舅舅,这是哪位名家的墨宝?舅舅不紧不慢说,我写的。我看了一眼舅舅,以为他又犯糊涂了。因为我知道舅舅名叫希铃,怎么回是他呢?于是我又问舅舅,这是哪位名家的大作?怎么没有印章呢?舅舅依然回答说,我写的。我说,你怎么还有这个名字,我咋不知道呢?舅舅说这是笔名。在后来的交谈中得知,这些书法作品是前些天天舅舅酒后一时尽兴挥笔所写。
此时,我彻底惊讶了,望着书法,望着舅舅,半天啥也没说。我心里除了崇敬,就是惭愧,当然还有一股酸楚。我知道舅舅有一肚子话想说,但是又不敢说,或者说不出来,只能用笔墨和书法来表达。中国的八大山人等文人艺术家,也是如此表达自己情绪的。当然,舅舅偶尔还会吹虎皮笛子发泄心中的郁闷。
在我的记忆里,只知道妈妈曾经说过,舅舅解放前就是老潼关的一名公办老师。舅舅有精神病时我还小,只记得舅舅每次上塬来腰间总是不离一杆虎皮竹笛,一进村就开始吹笛子,那声音就像秦腔戏里的笛子一般悦耳动听。另外,每到寒冬腊月,舅舅口袋里就会多一支大毛笔,走到塬上好几个村子就开始免费写春联。因为村里很多上过学的大人都是舅舅曾经的学生,后来还有做大官的。
我当时不懂啥叫书法,只知道舅舅会写对联。现在明白了,舅舅的书法作品,毫不夸张地说,可以和兰州书法泰斗顾子惠、刘国梁先生的作品相媲美。因为节假日,我经常和战友一起去白塔山公园转游,更不会错过顾刘二位大师的书法展。好多次见过大师本人。
我此时立正对着舅舅,用崇敬自豪的心态,再次打量着面前熟悉又陌生的舅舅,看了很久很久。我有些羞愧,有些忏悔,有些感动。我对舅舅说,舅舅,下次回来,我一定给您刻一方书法印章。舅舅说,你会刻印?我说,为了您,我一定要学会。一个月后,我回到了部队。
年11月,我被军区选送到甘南州卓尼县学习雕刻。年5月回到兰州原部队。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篆刻学习班,特意给舅舅刻了一枚四公分方形汉白文印章。
印章刻好后,打算有机会探家时亲手送给舅舅,结果不久收到家里来信,说舅舅不幸病逝了。我如当头一棒,顿时泪如泉涌,难过了很久很久......我想,老天为何不成全我?让我感到终生遗憾,觉得对不起舅舅,让舅舅失望了!
从此,这方印就一直留在我手里,当作珍贵的纪念。
每当看到这方印章,我就会想起在世时的舅舅!就会感到内疚和惭愧,就会有负罪感。
愿天堂的舅舅,能原谅我这个不孝的食言的令他失望的外甥吧!
作者简介:张万迎,男,笔名,松竹梅。陕西潼关人。供职于潼关县政府办。业余时间爱好书画、文学等。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电子文学平台。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
﹀
扫
码
关
注
华山文学
主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王瑞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