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县“八角花谷”景区新增设的公共厕所。新华社记者任延昕摄
新华社兰州9月18日电(记者任卫东任延昕)外出旅游最怕什么?是住得不好?景色不美?还是找不到地方上厕所?
半个月前,资深“驴友”孙俊宇与女友邵冰冰驾车从陕西省西安市出发,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启他们一年一度的自驾之旅。这15天的旅行,被他们总结为“不一样的从容和舒适”。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也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引客无数。
然而传统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和人畜混居等问题,曾一度导致村庄环境杂乱,景区景点垃圾遍地,道路泥泞颠簸,基础服务设施简陋。
“小时候跟着父母来过一次,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晕车和没地方上厕所的窘境。”孙俊宇回忆道。
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依山而建的森林酒店。受访者供图
从年起,甘南州大力推进环境治理,为草原“整容”,实现了“全域无垃圾”。在当地,已经没有人销售和使用塑料袋。
在临潭县八角镇“八角花谷”景区,当地政府进行了旅游公厕改造升级工程,景区每隔一公里新设一间公共厕所,并配备洗手池、镜子等设施。
如今,游客们在景区步道徜徉,在马鞭草花海中嬉戏、拍照,更显从容。“现在不仅不用到处找厕所,还顺便解决了找不到镜子补妆的问题。”邵冰冰笑道。
垃圾没了,环境美了,游客多了。不少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转型从事旅游,成了民宿房东。
在八角镇庙花山村,当地政府将17户易地搬迁的民居“打包改装”,每套民居一层留作自用,二层统一装潢改为客房,打造“花庐”民宿。
“村民成了房东、前台服务员和厨师有了收入,也看到了希望。今年夏天是试营业,明年我们民宿肯定干得更好。”民宿总经理蒋赛平说。
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依山而建的森林酒店。受访者供图
在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的山峦上,还有一家“网红”酒店。
数十幢小屋依山而建,彼此独立,几架木桥将它们相连。屋内原色木质的装潢、鹿角造型的衣帽钩,火光闪动的挂灯无不充满藏家风情。屋后,落地窗外摆放着竹制座椅,在绿植层层叠叠的掩映下还藏着一个露天药浴池。
这家格尔康康养森林酒店今年8月开始对外营业,很多房型都是一床难求。
“已经订不上了,一直处于满客状态。很多客人都是一家人专程从北京、上海、广州慕名前来。”卓尼县木耳镇镇长陈继荣说,酒店总投资达多万元,带动了周边多名贫困户。
今年7月,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甘南州开幕。在不久前举办的“亚洲旅游产业年会”上,甘南州还荣获“年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十大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荣誉称号。
环境治理和旅游脱贫相结合,文旅产业正让这里“华丽转身”。今年上半年,甘南州接待中外游客.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25亿元,分别增长10.83%和8.38%。
孙俊宇此次旅行已接近尾声。“体验感很好。我这次先来‘踩点’,明年打算带着父母一起,也住一住‘网红’藏家民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