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想令,来自卓尼县洮砚乡“藏王故里”。我从16岁开始跟我三叔学习雕刻洮砚。我三叔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茂棣。
我跟他着他,忙了做农活,闲了就是刻点砚台。
第一块我就刻了一个小砚台,正方形带了个盖,上面刻了点竹子,当时那是最早的一方砚台卖了15块钱,挺开心那时候。
后来去过兰州,跟刘爱军老师他学了三年雕刻技术。
每年我们都去很多的地方,像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深圳、广州这里都去,办展览。
每一次出去都有很大的收获,接触的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东西,作品也看到的挺多的。
这个“大漠风情”也是一块老坑石,看到它上面这个膘皮就好像黄沙一样的,刻了几个骆驼,驼队嘛,刻了个长城,刻了个嘉峪关,开了个这个墨池,像月牙泉,保留它天然这个膘皮。
这一块石头是我第一次去喇嘛崖老坑里面去里面捡的一块石头,当时特别震惊,喇嘛崖老坑洞子特别深,我进了一点,到深里面也没敢进,反正..就是里面那个冷空气太冷,石头看着要往下掉,心里特别担心,捡了一块石头就出来了。
洮砚是一门艺术品,也是我们洮砚家乡的一种特产,就想一直要做下去,到做不动为止!这个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刻完以后,下一代我估计刻的人就更少了,传承还是很担忧的,还是希望有年轻人继续接着传承下去。
做喜欢的事情一点都不辛苦
临洮融媒
编辑
杨丽娜
责编
赵建民杨阳
编审
谭明强
总编
边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