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年以来,河西区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优势,下大力气解决甘肃省结对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摸索出一套“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教育发展机制,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着力改变乡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用河西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动能。
据了解,河西区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基础教育成果推广示范区”的优势,创新搭建“5G+”远程个性化培养、网络教研和远程教学交流平台。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办学集团与庄浪县通化中学、庄浪县大庄中学、崆峒区平凉九中、卓尼县藏族中学、卓尼县纳浪九年制学校五所甘肃省结对校开展“天津、甘肃东西部教育协作信息技术2.0网络培训交流活动”。上海道小学与崆峒区紫金城小学、兴合庄回民小学利用“5G+”平台开展了市级重点课题“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推广活动。通过开展“三个课堂”共建工作,实现“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名师课堂”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帮扶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在构建帮扶课程方面,河西区根据当地需求,精选思政、教研、网络应用等结对地区急需的专家,建立智库,向结对地区提供按需帮扶。全年聘请专家、学者和优秀校园长为结对地区骨干教师、校园长开展教学管理、思政教育、学科教学、教育评价改革等专题讲座27场次。在海河中学、第四十二中学、上海道小学、全运村小学、河西第一幼儿园、河西第八幼儿园等40余所学校幼儿园,采取混合式研修方式组织结对地区教师到河西区交流培训。培训期间,创新性采用理论集中培训、跟岗实践、实战训练等培训方式,围绕课程改革、政策解读、校园安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师成长规划、学生生涯规范、高效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研修等开展专题指导,着力为县域培养打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教师研训师资团队,助力全县“名校长”“庄浪名师”队伍快速成长。
据介绍,河西区以天津市先进教育经验为蓝本,紧密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将庄浪县水洛中学、庄浪一小、庄浪县第一幼儿园、卓尼县柳林初级中学、卓尼县柳林小学、卓尼县幼儿园、崆峒区广成学校、崆峒区紫金城小学和崆峒区玄鹤幼儿园创办为“天津市教育支援示范校”,借示范校之势,开启河西区与结对地区教育帮扶新模式。(作者:天津教育报郭翰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