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亲王的《长安十二时辰》带火了西安、带火了李泌,也让张小敬被大家所知。
剧中,李泌将张小敬从死牢放出,交还佩刀时,二人曾有一段对话。
李泌问道:“横刀当有三尺,为何此刀只有两尺三寸?”
张小敬答道:“旧历十七年,因在石堡城拒不出战,信安王(李祎)特赐无用刀。意为,胆小无用之人!”
石堡城作为河陇地区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唐军四次围攻,堡城五度易手。
是怎样一个存在,让当街斩杀46人的不良帅敬畏如斯?
围绕着石堡城的搏杀,唐蕃间又是怎样一个局面?
一、为什么是石堡城?
唐蕃间绵延余年的国战,战场东起川西剑南,西至大小勃律,在跨越数千里的战线上,双方陈兵百万大战余次。
很少有像石堡城这样,在唐蕃间反复易手,乃至上达天听的战略节点。(另一个大概就是安西了,安西四镇22年间六度易手)
那为什么是石堡城呢?
这就要从石堡城的所在位置说起了。
日月山附近的地形
石堡城地处唐蕃分界线赤岭(日月山,青海湟源县)东侧,自古以来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水岭。
而作为一处重要的战略支点,石堡城则控扼着唐蕃古道赤岭至药水河谷的咽喉。
登上石堡城,从赤岭东北向入药水峡、湟水河谷;东向通分水岭、拉鸡山口的道路尽收眼底。
而石堡城本身的地形,东、西、南三面均为绝壁,只有北侧山坡一条险路可通山顶。只要用少量兵力控制此地,千军万马也不得施展。
作为唐蕃两个大帝国迎头相撞的桥头堡,石堡城堪称是帝国实力消长的“试金石”。
因此,自高宗龙朔三年(年),至肃宗至德初年(年)的90余年中,两个鼎盛的大帝国,围绕着石堡城连番斗法、嗜血搏命。
这处小小的山岭上,唐蕃决策层级之高、投入兵力之多、战役规模之大、争夺时间之久。在整个唐蕃国战中,都属十分罕见,石堡城也因此名动青史。
石堡城所在的日月山地区,是河西、陇右、吐蕃的三岔路口
当然,我必须要提及一点。
目前,国内上有另一处疑似石堡城的遗址,这就是位于甘肃省卓尼县阳坝村的“羊巴古城”。
关于两处石堡城之争,学者们多篇论文发表,从各种角度证实或证伪。
对此,我们无意判定哪种为真,而是分析一下二者的共性。
相比于,青海湟源的石堡城,卓尼县的“羊巴古城”地理位置一样及其重要。
“羊巴古城”同样位于唐蕃边境线上,是羌中道与洮岷道的交汇处。
作为洮州的门户,它南连迭(甘肃迭部)、松(四川松潘)、茂(四川茂县)、汶(四川汶川);北通熙(甘肃临洮)、河(甘肃临夏)、兰、鄯(青海乐都);东接宕(甘肃宕昌)、岷(甘肃岷县)、秦(甘肃天水)、渭(甘肃陇西),绵延的西倾山和岷山,构成了农耕地域向游牧地区过渡的天然屏障。
作为汉唐时期,“欲保关中,先固陇右”的战略基石,“羊巴古城”所在的洮州历来都是中央王朝军事策略的重要环节。
所以,不论哪处是真正的石堡城,它都必然是两国君主